首页 >> 党史宣传 >> 学习园地 >> 正文

孙瑛:扎根党史  做合格共产党员

2016-08-11    作者:孙瑛    来源:甘肃党史网    点击:

  201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段话,深刻揭示了党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党史工作者的前进方向。

  在新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学党章、学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归根结底是要让每一个党员都合格。在之前开展的保先教育活动中,各行各业都制定过自己的先进性标准。遗憾的是,制定出来后都束之高阁了,就像是一阵大风,每个人在风中摇摆了几下而已。此次两学一做教育,没有活动两个字,意味着它不是一阵子的事,因此,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付心理,必须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党史工作部门的合格党员是什么样的?我认为应该是需要认真想想的大问题。我室提出要争当党史行家,争做先锋模范的要求。这一要求,既符合我室工作实际,也很接地气。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让这个要求落地开花结果,不只是把它当口号喊几下子就算完事的话,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就是:扎根党史,做合格共产党员。

  扎根党史,必须不断增强看齐意识,这是根能否扎下去、扎不扎得深的营养剂。为什么要看齐?向谁看起?不看齐行不行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清楚,看齐意识不是习近平总书记才有的要求。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强调:“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当时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环境,邓小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央要有权威,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对于不听中央、国务院话的,处理要坚决,可以先打招呼,不行就调人换头头。”2002年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切实保证政令畅通。”2015年12月11日,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2015年12月28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总起来说,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看齐意识这个问题上,表述上可能略有差别,但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一句话,就是要求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全党上下步调一致,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经验。

  扎根党史,要有根本动力——用爱党爱国的赤胆忠心撑住思想的定力。即不为环境变化所干扰,不为地位变化所动摇,始终将党对党员的要求、党对党史工作者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以贯之。只有思想上有定力,屁股上才能有坐功。95年的历程,经历了武装革命、和平建设、改革开放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书写了与敌人斗惊心动魄、与自己斗痛心疾首的历史长卷,有星火燎原的激越,也有气若游丝的哀唱;有太多的英雄需要赞美,有太多的经验需要提供,更有许多的教训需要挖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隔断的,人民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党史工作要想出成果,必须要有板凳要做十年冷的定力和坐功。这方面,我室副主任李荣珍就是我们甘肃党史工作者的标杆。她大学毕业来到甘肃,几十年如一日,在党史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爱党爱国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研究不止,笔耕不辍。从门外汉修炼成知名党史专家,成为全国党史工作先进个人。我们党史人尤其是甘肃党史工作者都应该向她学习,自觉为自己树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典范。

  扎根党史,要修炼一个好的思维方式,即辩证的、历史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我们常说现实太复杂,其实历史只不过是昨天的现实,它同样纵横交错在历史的空间里,呈现给我们纷繁复杂的面目。所以,我们要读懂党史,研究党史,就必须要做到:既要纵向挖掘以追根溯源,搞清各个不同阶段的成就、失误,又要横向比照全面考察,理清各要素、各人物在不同环节上的综合作用;既不能割断历史的基本脉络,又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好恶去解读过去的事件和人物。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要有辩证的、历史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党史研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党史一卷本开篇。最早的党史一卷本,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写起,后来又上诉到辛亥革命,而现在我们的一卷本则从1840年鸦片战争写起,最新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也是这一写法。原因就在于,从那时候起,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被打破,清末中国的衰败真真切切的摆到世人面前,中国人的夜郎自大观念被惊醒,有识之士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之路从此出发。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倒在这条路上,他们苦苦求索,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才有了新的气象、新的局面。经过短短28年的革命,救亡图存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这就是追本溯源的历史,也是全面掌握的必须。如果不从1840年讲起,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就说不清楚或不充分;中国共产党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同样也说不清楚或不充分。正如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个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但不论是辛亥革命前还是革命后,各种政治团体和政治人物“都没有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攫取利益,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稳定下来,也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总之,对党史工作者来说,丰厚的党史就是我们耕耘的大地,你扎根越深,就越能长成参天大树。




(责编:党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