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千秋的土司杨积庆
杨积庆(1889—1937),藏族,卓尼县人,系第19代卓尼土司。当年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后,杨土司顶着各方面压力,主动联络示好,让道护路,开仓济粮,为红军摆脱困境、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的深明大义之举被人们广为传颂。
1935年9月初,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藏区前夕,蒋介石发出急电,令洮岷路保安司令、卓尼土司杨积庆,指挥全部藏兵,开赴岷县、迭部一带,与鲁大昌军队联合设防,堵截、阻击红军。当时,杨土司对红军惩恶扬善的种种义举已有耳闻,不愿贸然行动,同时,他对蒋介石 “消灭异己”的政策存有戒心,对军阀鲁大昌妄图吞并卓尼的野心也早有提防。因此,他抱定 “坐阵静观”的中立态度,对电报置之不理,只是“守土自保”。他不让2000名藏兵跨出卓尼一步,更不向岷县、迭部一带派遣一兵一卒。这样,实际上对红军打胜腊子口战役、北出甘肃起了让道和援助作用。
与此同时,他还有意把崔古粮仓留给了从雪山草地走来,已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红军。1935年9月16日,红一方面军大部队经麻牙寺进入然尕沟,来到崔古仓村(当时叫谷卡),忽然发现有个储藏着20万斤陈粮的仓库。这实际上是杨土司和红军达成了一项默契——他把粮仓特意留给了粮草匮乏的红军。红军开仓取粮后,凡从仓里领粮的单位,都把自己所属部队的番号和所拿粮数,一一清楚地写在粮仓门板上,还留下了一些银元。
1936年8月20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二军第十二师长征到达毗邻的临潭县新城时,杨土司再次示好。他深夜秘密派使者赶到新城红军总部,呈送书信,馈赠了两匹马、七只羊,表示亲善和慰问。实际上与红军达成了一项互不侵扰的默契。
杨土司接济红军的举动,使鲁大昌十分恼火。在写给蒋介石的告状信中,鲁大昌把腊子口之役惨败的原因统统归罪于杨积庆。又拉拢收买杨土司手下的团长姬从周等人,于1937年8月25日,发动 “博峪事变”,残忍杀害了杨积庆土司及其家属共七人。杨积庆终年48岁。
解放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在革命最艰难时刻杨土司的援助之恩。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致信杨积庆先生次子杨复兴,对当年杨土司让道济粮表示感谢。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烈士,并在卓尼县城修建陵园,颂扬功德,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