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银元
记得小时候,祖母还在世时,不止一次地给我们讲述过一块银元的故事。那时我们年龄尚小,不明事理,可祖母每次讲起,都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入神。现在回想起来,祖母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她讲述的故事还是那样清晰可记。
祖母说,那一年,正值麦收季节,她正好生我大姑坐月子,一天听村里人议论纷纷,说岷县“把人桥”沟里出来了一支队伍,恐怕是“土匪”。那地方离我们这里也就十多公里路程,因此村里人都纷纷外出躲避。我的祖母在月子里,无法出去躲藏,只好待在家里听天由命,祖父放心不下,守在家里陪伴祖母。
记得临近傍晚,外面有人敲门,祖父心惊胆颤地开了门,见有几个兵娃娃站在门口,个个饿得面黄肌瘦,衣服破烂不堪。其中有一个说:“老乡,我们路过这里,天黑走不动了,能在你家借宿一晚上吗?”祖父见这些人态度和蔼,就让他们进了门。这些人一进我家院子,就东倒西歪地依着檐台躺下了。祖父见状,知道他们一定是又累又饿,支撑不住了。忙从屋里拿来“青稞面馍馍”,又端来热水,让他们吃,让他们喝。那些年轻当兵的点着头连连说:“谢谢,谢谢。”看来他们真是饿极了,一个个捧着馍馍就狼吞虎咽吃起来。祖父让他们进屋,他们摇头说:“我们不能再打扰你们了,这里已经够好的了。”祖父见他们个个都那样的客气礼貌,忽然之间想起了什么,急忙从楼顶一抱一抱地抱来麦草,在檐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让他们睡在上面。
那天晚上,那些当兵的就在我家舒舒服服放心地睡了一个好觉。早上起来,个个都蛮精神,有的打扫院落,有的帮着喂牲口,有的劈柴,有的忙着挑水。祖母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兵,心中的疑虑和担心彻底打消了。看来,他们根本不是谣言传说的那种人。她急忙从炕上下来,挽起袖口做起早饭,擀了一张圆圆大大的面,下了一铁锅热汤饭让他们吃,并对他们说:“真没见过你们这么好的兵,你们从哪里来,做啥的?看见你们,不由想起了我的大儿子,他也就你们这么大,十几岁,为了躲避国民党抓壮丁跑了,我天天想着他,盼着他早点回家。今天家里没有什么好的招待你们,但这是刚收碾的新麦面,洋芋也是刚从地里挖来的,你们不要嫌弃,好好吃吧!”那些当兵的见祖母这么善良热心,就说:“大姐,不瞒你说,我们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路长征过来的,我们是穷人的队伍,你我都是受苦人,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就会过上好日子的!再次谢谢你们夫妇的好心!”
那些红军娃在我家休整了一天,个个像换了个人似的,精神焕发,眼看快到晌午,他们又要出发赶路了。其中有个当兵的,大概是负责人吧,这时从布兜里掏出一块银元,拉着祖母的手说:“大姐,我们在你家吃了饭、住了宿,打扰了你们,实在对不起,现在我们又要走了,没有什么留给你们的,这块银元请你收下吧!”祖母再三拒绝,但他们说:“这是我们红军的纪律,你必须收下。”祖母见他们那样执著,含泪收下了这块银元。送走红军,祖母双手抚摸着这块银元,嘴里喃喃地说:“以后家里日子再紧巴,也不能把它用掉。”也就是那天,祖母把这块银元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自己的梳妆盒,一直保存着。
祖母过世后,作为传承人,我把这块银元郑重地捐赠给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军的故事,也完成祖母生前的心愿。
这块银元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岁月,更见证了祖母那代人的淳朴民情,而且更体现和诠释了红军和人民的深厚情谊。
(根据杨金环同志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