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理川买马
贺龙爱马在红军中是出了名的。
1936年9月的一天,天气晴朗。理川镇的牲口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骡马牛群的叫声此起彼伏。人群中有两个穿灰布军装、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军人,来到一匹通身枣红色的马前,驻足观看,赞不绝口。
牵着马的是一个戴着白色“回民帽”的中年汉子,他稍显紧张地和两个军人交谈着。知道了他们是红军,要买一匹马,现在就看上了他手里牵着的这匹。经过一番简短的讨价还价,交易便说成了。红军让牵马的回民汉子把马牵到他们的驻地指挥部去,到那里给他付钱。回民汉子稍显犹豫,后来还是缓缓地跟着两位红军离开了牲口市场。
这位回民汉子姓马,是理川下街人。由于常年贩养马匹并在牲口交易中做中间人,当地人都叫他“马牙子”。在以往的牲口交易生涯中,他没少受当地旧军人欺压,虽说最近人们都说镇上来的红军对老百姓、穷人好,可他这会儿心里还是胆怯。担心这些红军会不会也和以前的旧军人一样,到了军营就不给钱或少给钱。走着想着,不一会他便跟着红军来到了理川街上的一座宅院前。经过大门过道,门口有两个扛枪的红军战士在旁边站岗。进了大门,只见中庭主房房檐下,站着一位身穿灰布军装,头戴红五星,身披一件黄呢子军大衣的中年红军。“马牙子”一看,这位红军长官模样的人,身材魁梧,嘴里叼着个大烟斗,嘴上留着浓浓的小胡子,平和中透露着一种威严,他不由有些紧张。
带他进去的红军走上前,向那位中年红军敬礼,然后指着他和他牵着的马说了几句。那位中年红军走过来看了看马,点头说:“不错,是匹好马,牵到后院去吧。赶紧把钱给这位老乡。”然后微笑着看了看“马牙子”,说:“老乡来吧,咱们先到堂屋里坐坐。”“马牙子”小心翼翼地跟着进了堂屋。那位中年红军指着八仙桌旁摆着的太师椅说:“老乡坐吧,咱们拉拉家常。”
“马牙子”坐下后,中年红军问他今年收成好不好,镇上“回民”有多少,和汉族老乡关系好不好,有没有受地主恶霸的欺压。还说天下穷人是一家,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要在理川建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农会,替穷人办事、做主。以后就不用交苛捐杂税,不用怕地主老财了。“马牙子”听了,心里热乎乎的,不住地点头。
这时候,带他来的那位年轻红军,手里拿着钱进来说:“老乡,这是你的马钱。”“马牙子”赶紧站起来双手接住钱,一看数目和说好的数目一点不差,心里悬着的石头顿时落了地。连忙转过身对中年红军说:“长官,红军是好人,您说的话我都记下了,那我先走了。”
年轻红军笑着对他说:“老乡,我们红军不叫长官都叫同志。他是我们首长。”
“马牙子”赶紧点头,嘴里叫着“首长”,说那我先走了。红军首长站起身,握了握他的手笑着说:“好吧,有时间就过来,咱们一起拉家常。”然后对年轻红军说:“你去送送这位老乡。”
一出大门,“马牙子”悄悄问那位年轻的红军战士:“你们这位首长是谁啊?”
“这是我们的贺龙军长。”年轻战士低声对他说。
“马牙子”心里咯噔一下,早听说贺龙是一员猛将,打仗像只老虎,没想到对咱老百姓这么好,自己还和他说了半天话呢!
好多天过去,他还逢人便说,到处夸赞。
解放后,“马牙子”被吸收到理川供销社工作。他经常给同事、后辈们讲述这件往事。直到古稀之年,人生的最后时光,他仍然对人们讲述着这令他终生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