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明英勇牺牲

2024-01-11    作者:    来源:《陇原红故事》(第2辑)    点击:

1937年1月1日,红五军一部一举攻克高台县城。

时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和军长董振堂一道组织召开群众大会,邀请城区商界召开座谈会,亲自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他们面对十倍于己的马家军的围攻,全力做好反击战斗准备。

1月12日起,马元海调集马家军和民团两万余名,向高台发起猛烈攻击。因双方力量悬殊,加之红五军与外界联系被切断,孤立无援,经过九天血战,高台城于1月20日凌晨陷落。敌我双方由此展开了激烈巷战。

46杨克明英勇牺牲,改_副本.jpg

杨克明见数十个马家军向着他们冲过来,对着警卫排长喊道:“保护董军长向东门突围,我在这里拖住敌人!快!”

董振堂举起手枪吼道:“城都丢了,还突什么围,我董振堂誓与高台共存亡!”说完就要冲上去。

杨克明坚定地一把拖住董振堂道:“军长!十三师的叶师长、朱政委他们都牺牲了,你去了也没用,敌人进来太多啦!快走吧,五军少不了你,临泽还有一个军部呢,只要你在,五军还会发展壮大,你要想办法活着冲出去呀!”

董振堂把杨克明往旁边一推,从警卫员手中抢过一把大刀喊道:“警卫排,跟我上!”

杨克明再次拦住董振堂,苦苦恳求道:“老董!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五军是你在宁都起义时带过来的,不能叫它在这里被灭了,你活着,就有希望!别耽搁了,快走吧!”说完使劲推了董振堂一把,随后冲身旁的警卫战士吼道:“你们这是怎么啦!快保护好董军长撤往东门!”战士们这才架着不愿离开的董军长向城东方向奔去。

杨克明回过头来,一挥手枪带领附近的200多名战士迎着敌人杀过去。他命令部队沿大街两边展开,就地阻击敌人。早已埋伏在街道两旁的战士们也手持大刀冲出来,砍不着敌人就砍马。敌骑兵从马上摔下来没等爬起来,就已经身首异处。战士们用抢夺过来的武器对准后面冲上来的敌人一顿狠揍,打得马家军人仰马翻,敌人暂时退却了。杨克明这才缓过一口气,他沉着地命令道:“同志们!尽量拖住敌人,越久越好,军长那边的压力就会小些。”

杨克明率十几名战士坚守在天主教堂同敌人拼搏。他们爬上了天主教堂的房顶,居高临下打死了不少敌人。敌人也注意到这处制高点,开始重兵围攻这里。杨克明一边手持步枪精准地向冲上来的敌人射击,一边用他那独特的四川腔调吼道:“龟儿子,来嘛,老子在这儿给你点名啰!”

这时,炮火点燃了教堂周围的房屋。杨克明在烈火中与敌英勇奋战,索性从身边战士手中接过机枪向马家军扫射。

打了一会儿,子弹没有了。他回过头来,见身后已站满了爬上来的马家骑兵,他们狞笑着,向杨克明一步步进逼过来。敌军官将马刀架在他脖子上,劝杨克明投降。杨克明怒视着这个一脸胳腮胡子的家伙,朝他脸上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胳腮胡子面色狰狞,恼羞成怒,气极败坏地举起了屠刀。年仅32岁的杨克明壮烈牺牲。

杨克明,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涪陵县(今属重庆市长寿区)。曾用名陶正、陶树臣、洪陶、洪陶尔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组织农民暴动、发展川东游击根据地等工作中屡建奇功,1933年任红三十三军政委,1936年任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五军政治部主任。


(责编:管理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