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党史工作
春来潮涌万象新,奋楫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中说道:“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赋予党史工作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党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部署为契机,从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事业要发展,我该谋什么;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三个方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一、加强理论武装 筑牢思想根基
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上周学习了胡书记在省中青班上的讲话《树立远大志向 担当时代使命》,其中第一部分围绕坚守理想信念展开的论述,我着实体会到人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灵才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标,人生的奋斗也就有了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中强调要学思想,就是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因此我们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甘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
荀子《劝学》篇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理论学习,亦是如此,要真心学、用心学,沉下心来学、专心致志学。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原原本本读原著、原汁原味学原文、细嚼慢咽悟原理。认真学习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所创造的理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从中把握党的理论发展脉络,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够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政治站位和历史眼光,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牢记“党史姓党”。
二、脚踏实地工作 细致入微做事
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学了两篇文章就希望自己能出口成章文思泉涌,早睡了两晚就希望自己生龙活虎精力充沛。追求更好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进展,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为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结果,终是黄粱美梦一场,陷入好高骛远的泥潭里不断怀疑自己。工作也是一样,如果认为每天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打杂工”,琐碎的工作都在“暗处”,就算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赞赏,做再多努力都是徒劳,毫无意义,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空有一腔抱负,就缺少成事的根基。
“好高骛远”并非是“追求进步”,作为青年干部,要敢于立“鸿鹄之志”,也要乐于做“燕雀之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人,故能成其大。”在办公室工作以来,感受到办公室工作的繁杂、细致,要想做好这份工作,首先要做一个“耐凡”的人,摆脱浮躁心理,脚踏实地做好“足下之事”。每个人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工作内容是自己比较排斥的。克服这种抗拒,也意味着在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就是一次对平凡小事的不凡努力。其次要做一个“耐繁”的人,把每一件小事当作大事来做,不厌其小、不厌其碎、不厌其烦,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练就一身既能干好“杂活”,又能挑起“重活”的真本事。最后要做一个“耐心”的人,有时工作集中到一起,难免会焦躁影响进度,工作中要耐心分清轻重缓急,对重要事项应在第一时间抓好落实,及时调整各项工作进度,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用脚踏实地工作,细致入微做事,把不大不小的事情办得周全,把不轻不重的工作做得圆满,把不高不低的职位干的无憾,把不咸不淡的日子过得灿烂。
三、增强业务水平 提高履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其基本含义是看见外表就可以知道内里,观察过往就可以预知未来。这句话可以引申解释为,透过现象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学习历史可以掌握发展的规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风风雨雨的一百年,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只有系统学习党史,系统理解党的百年发展线索, 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逻辑,才能把握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弄明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练好基本功,做事才能通”。基本功是会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前提和保证。如果作为党史工作者,党史知识不扎实,履职能力便无从谈起。
首先要树立勤学习强本领是为了我们更轻松干好工作的理念,毛泽东把学习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你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如果在工作中一知半解,搞不清工作流程准则,不但工作质量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因为错过细节造成重大失误。
其次要善于挤时间。利用零散时间,每天早起或睡前强制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用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要善于挤时间,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业务能力是我们在单位的立足之本,本着对自己、单位负责的态度,都应该挤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全面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甘肃的地方党史,丰富和充实党史知识,汲取工作方法和经验,打牢业务基本功,锻造出业务精进的“金刚钻”,为进一步做好党史研究工作打牢坚实的业务基础。
胡昌升书记在省中青班讲话中讲到荷花定律,一个池塘的荷花,每天都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到第30天池塘所有的荷花都开满,什么时候荷花开了一半呢?第29天池塘的荷花开了一半。在看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被深深打动,成功需要的是厚积薄发,积累沉淀。新时代新征程的党史工作更是不能一蹴而就,今后的工作一定要明确方向,脚踏实地,精研业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史工作贡献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