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平:在全省党史业务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18-11-09    作者:    来源:甘肃党史网    点击:

  为提升全省党史干部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党史工作新形势,推动全省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经省委分管领导同意,我们选择在有着深厚红色印记的张掖市高台县举办这次业务干部培训班,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培养一批党史“专才”,造就一支党史“陇军”,为开创新时代甘肃党史工作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参加此次培训班的都是各市州、县区党史部门选派的骨干力量,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难能可贵。我们为办好这次培训班也花了许多心思,特别在师资配备、课程设计方面作了精心安排,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让大家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借此机会,我也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的一些想法和思考,仅供同志们在培训期间参考。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党史工作,事关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未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为我们党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党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越来越”:

  新时代党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宏阔的战略眼光,对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发出“学习党的历史”的号召。2013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7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把学习党史、国史上升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的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历史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党史工作提出许多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和浙江嘉兴,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对党史工作者来说,这也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更给予了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的巨大勇气和力量。2017年,在中央10号文件的基础上,又制定下发文件,对加强地方党史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党史和党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党史工作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

  全社会对党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近些年,随着党史题材的图书特别是革命和历史题材的文艺影视作品的普及,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新媒体时代,党史信息传播也更加高效便捷,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甘肃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上兴起了“党史热”。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执政党,人们很关注它的现在,更好奇它的过去。世界上有很多政党从诞生之日起不过几年时间就昙花一现、烟消云散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历经快一百年,还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并且凝聚力越来越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成功、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们希望能从党的历史中找到答案。社会大众对党史越来越感兴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党史的传播,同时也是对我们党史工作者莫大的鼓舞和鞭策。但是,随着社会对党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有关党史的奇闻轶事也相伴而生,在网络上大量流传,其中免不了会有为吸引大众眼球而编造的不真实、不准确或者歪曲党史的情况。在“党史热”的大背景下,党史部门如何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和历史评价中把握好党史的主流和本质,讲好党史“故事”,让群众、党员干部、青少年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这也是新时代做好党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新时代党史工作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党史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时代党史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加需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工作肩负总结党的历史和执政经验、研究党的执政规律的神圣使命,肩负着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责任,这是党和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更是党史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近几年,我省党史工作在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可圈可点的亮点很多,有的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与先进省市党史部门相比还有差距,与干部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可以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迎难而上,奋力进取,努力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提振党史工作者的精气神,接续党史工作的生命力。

  二、充分认清新时代党史工作肩负的政治责任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党史部门要充分认清肩负的政治重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党史工作,坚持“党史姓党”的大方向不动摇,以无负于伟大时代的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确保党史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从党史工作的性质和职能出发,我认为,新时代党史工作肩负的政治责任可以归纳为这样三点:

  一是用史实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分歧,西方敌对势力总是把矛头对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西方宪政民主、多党竞争那一套,来质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企图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内,也总是有那么一些噪音和杂音用所谓的“合法性”来质疑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怎么来的?怎么看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怎样从历史与现实中看待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性?这是新时代赋予党史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研究课题。党史国史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与血脉。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我们党从“打天下”到“坐天下”、从革命到执政,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源自于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时代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党史工作只有通过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通过讲述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坚决回击一切恶意攻击、质疑,才能为我党合法执政和长期执政提供历史依据,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根基永固,血脉永续。

  二是为党修史立传、续写“红色家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中心”。新时代,传承续写“红色家谱”的责任更重了、更迫切了。从现实看,党的辉煌历史被歪曲和攻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史研究没有跟上,该说的没说清、没说到位、缺乏说服力。党史部门要紧紧抓住党史研究这个第一位任务,为党修好史、立好传,续写好“红色家谱”,传承好红色基因,用事实发言,让历史说话。甘肃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党史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富矿”,还有“稀缺矿”。比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会宁胜利大会师,红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等等。以及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南梁精神、会师精神,都是独具甘肃特色的党史资源。修好甘肃“红色家谱”,把这些感天动地的人物事迹记录好、研究好、宣传好,持续深入挖掘我省独特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出有影响、有质量、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力作,不断推陈出新,让“红色家谱”绽放光彩,是我们党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和政治重任。

  三是敢于发声亮剑,维护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党史、国史,表面上是历史,背后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问题。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很多涉及党的历史的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攻击的重点,党史领域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重灾区。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拿党的历史说事,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英雄,丑化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共的历史被否定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之本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一股“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思潮,绝对不是学术之争、观点分歧。现在,历史虚无主义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变着花样的在党的历史上“做文章”,他们更多使用揶揄、影射、戏谑的手段诱导网民自我联想、自我推断,方式更加隐蔽、策略更加复杂、诱导更加细微。“低级红”好判断,现在还有一种所谓的“高级黑”,更要高度警惕,它是表面上赞扬肯定,暗地里行否定攻击之实,在网上颇有市场。中华民族是最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最珍视自身历史的政党,我们对待自己的历史绝不能随波逐流,让历史虚无主义钻了空子,搞乱了我们的思想。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斗争怎样复杂,我们的信仰不能变,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我们要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传播正能量,打好主动仗,对于出现的“杂音”,我们不能当看客、看笑话,更不能做旁观者,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维护好党的形象,守住党史工作的底线——不捅娄子,不找麻烦,坚决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炒的不炒,不盲目跟风“蹭热点”,不用噱头博眼球,把控好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对我们党的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崇高使命。党史工作搞得怎么样,党史的研究和宣传教育有没有成效或成效大小,都要放到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实践中来衡量,归根到底要用资政和育人的实际效果来衡量。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史工作的优势所在。党史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大局,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必须坚持“一突出、两跟进”,在“资政”上做文章,在“育人”上下功夫,让党史中所蕴含的精神宝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一是主动做好党史“资政”工作。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史上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们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了党史工作以史鉴今的特点和优势。实际上,我们今天所做的许多工作,党史上就有答案。新时代党史工作必须从现实出发去运用历史,让历史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为现实服务。党史工作者只有自觉地关注现实,了解把握现实,搞清楚现实需要党史工作做什么、党史工作能够为现实做什么,才能做好资政这篇大文章。新时代,更要注重党史研究与现实需要的紧密结合。当前,我省正处于改革发展和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全省党史部门要善于从甘肃工作大局中找准位置,把党史研究与“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以及“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紧密结合起来,与脱贫攻坚、红色旅游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找准重点方向,认真研究、总结、宣传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经验,以及党长期以来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方面的实践经验,高质量完成各级党委政府交办的重点任务、决策咨询和政治史实把关等工作,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二是积极做好党史“育人”工作。以史育人是党史工作服务大局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形式是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这对于坚定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和平演变”战略为什么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中国人身上,就是认为这代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可以被改变。党史如何发挥好“育人”作用,关键是怎样正确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怎样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一个民族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就不可能深刻地把握现在,也就不能正确地走向未来。怎样对待自己民族的历史,是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智慧和胸怀最直接的检验。然而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却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他们采用网络语言、段子、笑话等方式,拿革命历史开玩笑、拿英雄人物开涮,他们把否定历史当时髦,扭曲价值判断,丑化党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并以此来寻求人性的本真,却不知是在自毁城墙,自毁信仰,长此以往,不待强敌来犯,内部早已土崩瓦解。事实一再证明,一个民族有怎样的历史观,事关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这些行为专门作出规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时代虽然在变,但共产党人的精神永存,用甘肃共产党人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来教育甘肃人民,意义重大。对甘肃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说,由于和革命先辈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踩同一方大地,心中有强烈的亲近感,党史感动人、教育人、激励人的作用能得到更好发挥。因此,我们要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用好我省独特的党史资源,大力弘扬南梁精神,会师精神,铁人精神,用党的光荣历史和鲜活实践,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家乡,更好发挥党史“育人”作用,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在铭记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滋养、增添前进动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正能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是及时跟进记载新时代党在甘肃的生动实践。中国历来就有“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当代人修当代史,虽然难免夹杂复杂的主观因素,但是也有后来人修史不可比拟的优势。当前,我们正处于巨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切身感受到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正在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受到我们党成立97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比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壮丽辉煌,值得党史工作者及时跟进记录、研究和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城乡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当前,脱贫攻坚,对于甘肃来说是头等大事,是“一号工程”,我们正在举全省之力打好这场攻坚战。作为贫困问题突出的典型省份,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一场输不起、等不得、没退路的硬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现实是党史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中,党史部门要最大限度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展现新时代新作为,真正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我们要紧扣甘肃各地在推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认真总结提炼好、记载阐释好工作中、建设中、发展中的主要做法、新鲜经验和问题教训,充分发挥存史作用,为今后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四、正确处理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

  历史敏感问题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本身就具有政治性和科学性双重特点,涉及的内容复杂,牵连的面比较广,群众关注度高,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甘肃在党的各个时期,也有许多比较敏感的人和事。这些热点事件总是和敏感人物联系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让历史虚无主义趁虚而入,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和思考,我认为党史研究中,处理好敏感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不得自行其是。在党史敏感事件和人物的研究和宣传中,要严格遵循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的基本精神,严格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新观点、新论断、新阐述。党史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是为党工作的,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问题永远会牵涉到现实的政治,而历史越近,和政治的关系也就越紧密,可以说,没有超越政治的历史。党史工作如果背离党的意志,无视党的主张,盲目跟风,成为西方利益群体的应声虫,搞所谓“不同政见”、所谓“普世价值”,那就与党的性质要求背道而驰,党史工作也就谈不上是党的工作了。党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一种政治自觉,就是不把在党史研究中还没有定论的历史,根据自己掌握的零星的所谓独家资料而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把自己的 “一家之言”作为一种学术成果大肆宣扬。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间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等待时机成熟再去解决。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最根本的是为了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党史研究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行为守法律”。研究的内容没有禁区,但你研究的成果有的能发表,有的不能发表,有的能在公开场合讲,有的不能在公开场合讲,这是政治要求,必须服从大局的需要。

  二要客观公正,不得夹杂个人好恶。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党的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犯过的错误,遇到的曲折,本着不回避、不掩饰、不夸大的态度,以辩证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去剖析,不能因人废史,也不能因人兴史,更不能粉饰历史。我们研究敏感事件和人物时,要发扬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客观公正地去评价,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都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放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去考量,而不能想当然地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历史、苛求前人,凭个人好恶去评判历史人物,这既狭隘也不全面。比如说对于毛泽东同志的评价,有些研究者就带有很强的个人情感和好恶。毛泽东同志不是没有错误,但与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操劳一生所做出的伟大功绩相比,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对他的评价,绝不只关乎他个人的名誉和声望,更关乎对党的历史和国史的评价,关乎全党和全国发展大局。我们是党史工作者,研究党史一定要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和宣传,不能人云亦云,凭个人好恶随意评说,胡乱发挥。

  三要宏观把握,不得纠缠细枝末节。研究中共党史和党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的大视野,从宏观上去把握,从整体上、联系中去掌握事实,不能纠缠细枝末节,更不能断章取义和零敲碎打,如果仅仅通过片面突出个别事件的细节遮蔽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没有宽广的视野,必然以偏概全。党史工作者站位一定要高,视野一定要广,格局一定要大,这不是空话,而是要真真切切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研究党史,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看待党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作为地方党史工作者,我们工作重点是研究规律、提炼经验、总结教训的,而不是力图去否定什么,因此,中央一再强调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和本质,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如说延安整风运动,有的研究者将研究的注意点仅集中在毛泽东是怎样反击王明和审干、抢救运动这些方面,虽然这些研究也有学术价值,但却未能全面反映延安整风的历史,存在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从当时党内的实际情况看,“山头”多而分散,怎样使全党思想统一,组织巩固,更好地带领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进行全党整风,统一全党思想,加强党的团结是完全有必要的。当然,整风过程中审干工作出现的失误,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应该认真总结的。但它毕竟是延安整风中的支流而不是主流。我们研究党的历史,就要突出主题主线,抓主抓重,宏观把握历史,不能舍本逐末,以偏概全。

  五、大力弘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治史精神

  “党史人”是一个群体,是一个为党修好“红色家谱”的群体,是一个为以史铸魂提供“最好营养剂”和“最好教科书”的群体。在一般人眼里,总觉得做党史工作清闲自在,然而其中酸甜苦辣,党史人心中有杆秤,也体会最深。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对党史工作者提出了“三甘”要求,即甘坐冷板凳,默默无闻,潜心研究;甘当无名英雄,立志著书,资政育人;甘于清贫,不求索取,无私奉献。“三甘”提倡的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党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大力发扬“三甘”精神,更好地为党修史、为党工作,这才是新时代一个党史工作者应有的精气神。

  一是不要攀比。一直以来,党史部门给别人的感觉就是清贫、无钱、无权,不吃香、不热门。跟别的强势部门相比,党史部门确实清贫、清苦,干部的职位升迁慢,对外交流也不畅。但是,干任何工作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不能自我拔高,但也绝不能自我矮化。研究党的历史的工作,是光荣的,绝不低人一等。因此,一定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禁得起诱惑,不能急功近利,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要脚踏实地,心态平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二是静下心来。党史工作非常辛苦、清苦,出成果的周期长,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需要有甘坐十年冷板凳的毅力和决心,更需要静下心来,潜心搞研究,慢工出细活,只有这样才能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党史工作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不受干扰,不乱折腾,不能有浮躁情绪,要抗拒诱惑、安贫乐道、陶冶心智,要有做成事的韧劲。当然,我们也不能只顾闭门修史,还要把好的成果运用好,把研究成果宣传出去,发挥党史工作更大的价值,把冷“板凳”坐热。

  三是苦中作乐。这一点很重要,党史工作是苦差事,长期投身其中,难免会觉得很枯燥、很乏味,这就需要自己寻找乐趣。我们选择了党史工作,就要喜欢它、热爱它,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饭碗和谋生的职业,而是要把它作为一份事业去奋斗。这样,那些看似冷冰冰的文字、堆积如山的资料就会变得富有活力和吸引力,趣味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也才会在这些故纸堆中,发掘出更多的知识宝藏和精神财富。

(责编:党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