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英: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体会

2019-04-04    作者:马 英    来源:甘肃党史网    点击: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分8个专题,共计242段论述,约9万字,摘录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方面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要举措等方面的重要文献60多篇。该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分量厚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政治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的为民思想和“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下面我将摘编分三个版块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妥之处,请多指教。

  一、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第一个版块“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论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宣示,也是扶贫工作的一个基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什么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所在。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70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收入还很低,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确保如期实现扶贫开发“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十八大后,他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的目的,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他说:“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扶贫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真实情况,带着深厚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让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庄严的承诺,到时候一定要完成,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坚持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第二个版块“六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是这本论述摘编的主体部分,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的内容,思想性和指导性强。摘编指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改进帮扶的方式方法,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全国人民一道迈向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的脱贫攻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要推动构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共同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困落后,共同为全球的孩子们营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习近平总书记从国际视野、全球视角来看待中国脱贫攻坚的问题和扶贫开发的意义,为国际减贫事业提出中国的主张,贡献中国的智慧,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使命。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这个任务越到后面难度越大,成本也越高,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总书记关于扶贫论述上来,统一到省委和党史研究室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中国的脱贫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编:党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