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州工作 >> 经验交流 >> 正文

安定区发掘利用红色资源典型做法和经验启示

2023-02-22    作者: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党史编纂室    来源:甘肃党史网    点击:

安定区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党史编纂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调查认定和成果编研工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加强保护利用和传承弘扬工作。目前,区内红色资源的发掘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收获了一些经验启示。

   一、背景意义

(一)发掘利用红色资源,是认真贯彻习近平关于党史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指出,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打造精品展陈,强化教育功能。因此,发掘我区红色资源,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

(二)发掘利用红色资源,是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现实需要。红色资源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三大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宝贵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周恩来总理多次强调并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话,寄语我们“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永续传承党的优良作风。

(三)发掘利用红色资源,是砥砺全区上下在新征程上“走在前”的精神动力。自上世纪以来,党给安定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形成了安定红色文化独特的精气神。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之后,我区干部群众不忘奋斗之艰辛和成就之不易,紧紧围绕打造“面向全国通道、面向全省服务”的首善之区目标定位,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征程上走在前而努力奋斗。因此,发掘红色资源,讲好安定故事,是教育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提振信心、鼓足干劲、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发掘红色资源,是党史部门围绕中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使命。安定区内红色资源丰富,从最早的共产党员冯玉洁到康健民将军,从巉口起义到红军过境安定,从地下党的诞生到安定的解放,特别是甘肃省委在安定的成立,形成了我区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因此,作为党史编纂部门,要知使命勇担当,更加自豪地对待红色历史、更加深入地挖掘红色资源、更加生动地展现红色文化,为服务全区中心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专题化调查。区委党史编纂室全面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借鉴各地红色资源调查的做法经验,努力提升调查工作能力水平。每年列出3—4个专题,每个专题确定1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由2-3人组织专班,集中2—3个月时间开展蹲点式、专题化调查。

(二)进行学术化编研。区委党史编纂室在广泛征集史料和深入调查结束后,精心整理专项调查记录。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论党史和史志工作》,努力掌握做好党史工作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扎实开展学术化研究,形成有较高质量的编研成果。

(三)组织科学化认定。区委党史编纂室将编研成果及时汇报区委、区政府,联合组织、宣传、档案、党校、文旅、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单位,组织或邀请专家学者根据调查征集情况开展评审认定,努力提高编研成果的科学化水平。

(四)实行项目化保护。认真执行《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和《定西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区委党史编纂部门会同文旅部门主动汇报区委、区政府,衔接申报红色资源保护项目,积极争取保护资金,开展项目化、专项化保护工作。

(五)推进社会化利用。区委党史编纂室联合区委党校,将红色资源教育列入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同时,积极发挥党史育人功能,结合重要节日、主题党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开展“七进”宣传活动,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加大红色资源的社会化、公众化利用力度。

   三、具体成效

(一)通过发掘红色资源,推动了红色足迹连点成线。在查阅大量史实史料和广泛搜集整理口述资料的基础上,对河畔阻击战、王家山阻击战、吴家堡子遭遇战、葛家岔反击战、车道岭游击战、包湾夜袭战、内官营攻坚战等8次战役战斗材料进行完善补充,完成了遗址遗迹的卫星定位勘界和路线确定,补充完善了原有缺失的历史片段,重新佐证了存疑历史事件的部分细节,使红军过安定的红色足迹更加清晰,实现了连点成线。

(二)通过发掘红色资源,推进了红色教育走深走实。完成了《血染吴家川、光照后来人》、《河畔阻击显神勇、红色基因代代传》等6篇红军长征事迹的编研工作,并在党校课堂向党员干部宣讲战斗经过;通过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向广大群众、退役军人和中小学校学生讲述革命故事;结合城乡支部共建活动,在帮扶村宣传地下党黑山支部、锦屏支部等红色故事,推进红色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三)通过发掘红色资源,带动了红色旅游渐热成风。依托内官营烈士陵园、红军河畔阻击战纪念亭、河畔红色记忆展览馆等独有的红色资源,发展“体验式”观光旅游;以“军民鱼水情”为主题,建设红色主题广场;以“铭记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为主线,建设红色文化长廊。更好体现红色文化、展现乡土气息,让游客更好地体验红色文化和乡愁记忆,带动区内红色旅游悄然成风。

(四)通过发掘红色资源,促进了红色经济生根发芽。区上把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深度融合,整合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资金,按照“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在红色村选择经营状况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特色有机蔬菜产业,每年给村集体分红3万元以上,示范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有机蔬菜1000余亩,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五)通过发掘红色资源,培植了红色文化多姿多彩。对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红色史料进行发掘整理,撰写《记承载定西三代人记忆的铁姑娘冉桂英》、《硝烟已远去、精神永流传》等红色文章,在《定西日报》、《新甘肃》等报刊媒体上宣传报道。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宣传专栏,撰写推送安定红色党史稿件,为全区提供快捷、简明的党史学习教材,着力发挥红色文化以史鉴今、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四、经验启示

(一)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安定区认真落实“一突出两跟进”要求,把党史工作纳入区委工作大局,调整充实了区委党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安定区党史工作规划(2021-2025年)》,将部门日常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解决编研人员不足、经费缺乏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全区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必须善于借势而为、借力作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从而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科学调查认定是核心。红色资源不仅是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宝贵精神的载体。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呈现红色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因此,必须遵循尊重史实、严格保护、合理利用、重在传承的原则,确保红色资源调查第一手材料的真实性;必须遵循价值优先、准确定位、尊重史实、科学评估的原则,按照《红色文化遗址认定办法》和《红色文化遗址认定标准》规定执行。

(三)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开展部门联动是抓手。县区党史部门的资源是有限的,开展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要打破单兵作战的编研模式,善于借助本单位以外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强化资源共享与协作意识,深化与乡镇街道、社区村社以及档案、文化、教育、科研等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合作联系。因此,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必须积极开展联合编研,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创新多形式、高成效的编研之路。

(四)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加强保护利用是根本。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光辉,更在于之精神滋养。加强保护利用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要坚持预防性与抢救性保护并重原则,从修缮遗址、科学保护入手,整合各方力量加强保护工作。同时,要注重做好红色资源利用的“后半篇文章”,更好地促进共建共享共用,加大红色资源向社会开放力度,为公众提供红色文化服务。

(五)做好红色资源发掘利用工作,推进立法管理是保障。目前,省、市相继出台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加强了立法保护工作。但由于县区一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重点和力度差异较大,红色资源保护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加快红色资源保护的立法进度,设立红色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的财政经费保障制度,明确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规范红色资源保护、加强传承弘扬、明确保护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形成长效机制,使红色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责编:管理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