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场没有“对日作战之最后阶段”的战略反攻的说法为什么是不准确的?
中国抗战战略反攻问题,是国内外史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战场没有“对日作战之最后阶段”的战略反攻阶段。但是从1944年初起,中国军队在各种综合条件日趋有利的形势下,先后在几个重要战场上转入了局部战略反攻,使中国抗战脱出了持续多年的相持阶段,步入了战略反攻的新阶段。理由如下:
局部战略反攻的实施标志着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
有关战略反攻的军事理论认为,战略反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敌人进攻后不久,防御的一方即在全线反攻;一种是反攻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由局部反攻积累并发展为全局的反攻。前者反映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战争形态,后者更多地表现在规模巨大、情况复杂的战争之中,由于敌人力量强大,不予以一定程度的削弱难以实施的全面反攻;又由于战场空间过于广阔,各战略方向、各战线的形势发展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地区反攻条件成熟早,有的则相反,因此出现了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先行局部反攻,汇合诸多局部反攻并利用其积累成果,发展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反攻形式。
可见战略反攻不单单指全面战略反攻,也包含局部战略反攻,只要展开了局部战略反攻,就可以看作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综观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的战略反攻,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了由局部战略反攻到全面战略反攻的发展过程。既然有局部反攻发展到全面反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反攻的普遍规律,那么,对国力、军力远不及盟国的中国来说,经历一个局部反攻阶段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只要中国抗战展开了局部战略反攻,就应该视为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中国抗战具备了战略反攻的基本条件。
局部反攻并不直接取决于敌强我弱整体力量对比的完全逆转,而是取决于局部地区有利条件的产生。这正是局部反攻区别于全面反攻的特征和根据所在。中国抗战战略反攻的条件就是变劣势为优势,包括中国力量的增长,日本困难的增长和国际援助的增长在内的。总合这些力量形成中国的优势完成反攻的准备。
首先,中国敌后战场的战略反攻在充分发挥良好的人民条件,高昂的士气以及卓越的战争指导等有利的条件下,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利用日军的弱点而逐步展开并扩大。
其次,有利的战略态势。日本虽强,但已被分割,兵力分散,出现了空隙,超越了进攻极限以及补给线过长等。中国抗战战略反攻就是在日军高度分散,其势已不能兼顾各个方面的有利态势下实施的。
最后,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性的战争,具有强烈的联盟性特点。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外部条件将促进反攻时机的到来,并有助于反攻的发展和胜利。中国抗战后期的战略反攻,尤其是局部战略反攻,就是在盟国总的力量已绝对占优势,中国战场的敌强我弱已具相对性,甚至在局部地区已具有优势(如滇西、缅北)的情况下发生的。
进入1944年后,中国军队正式在敌后和西南两个战略方向展开了局部战略反攻。
1944年的敌后抗战不仅在各根据地周边展开反攻,而且组织了有力的部队发展河南,进军湘粤边,南下苏浙皖,向敌后之敌后挺进。实施了对敌腹地大纵深的战略进攻。与此同时,西南滇西、缅北战场的反攻态势也逐渐明朗。1944年初,中国驻印军两个师全面展开反攻,连败日军第十八师团。至1944年9月中国军队完全攻克滇西、缅北的战略要地,几乎全歼固守顽抗日军,赢得了西南战场反攻作战的彻底胜利。
综合上述,从1944年至1945年9月3日,中国军民实施并不断扩大了对日军的战略反攻,而且绝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局部战略反攻,只是在日本投降前夕形势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才发展为全面战略反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认定中国抗战存在一个战略反攻阶段。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韩广富 曹希岭 主编
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