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上甘岭 英雄丧敌胆
战争年代,舍生忘死,英雄丧敌胆;
和平时期,利国利民,豪杰传美名。
这副对联,对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尹玉龙奋斗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尹玉龙(1935—2009),四川叙永县人。1950年10月,他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荣立一等功。
36小时顽强坚守
上甘岭战役中,尹玉龙是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三团一营三连卫生员,又是战斗员。1952年10月15日晚,在我军的炮火掩护下,尹玉龙所在三连143名官兵进入537.7高地北山5号阵地。
10月1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随着敌军一阵激烈的狂轰滥炸,黑压压的美军弯着腰,从山脚向山顶发起了新的一轮猛烈进攻。当敌人进入最佳射程的时候,尹玉龙和战友们似蛟龙、像猛虎,端起冲锋枪和机关枪猛烈扫射,一排排的美军士兵倒了下去。随后,美军迅速组织猛烈反扑,战斗打得十分惨烈。
战火硝烟中,尹玉龙冒着枪林弹雨,时而跳进弹坑,时而匍匐爬行,趴在地上抢救战友。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攻势,三连指战员出现了重大伤亡。而敌人的炮火却越打越猛,其中还有毒气弹。尹玉龙当即叫战友们用小便打湿毛巾来捂着鼻子,以防中毒。半小时后,敌人又出动督战队,而尹玉龙所在连队只剩下3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尹玉龙迅速爬到一个特等射手身边,叫他将敌人督战队的指挥官击毙。特等射手一枪将其击毙,敌人立即溃退。这时,尹玉龙所在连队只剩下20多人了,其中很多还是伤员。
三连的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坚守阵地36小时,工事被毁,伤亡严重,弹药缺乏,形势严峻。为了完成坚守阵地的任务和保存有生力量,尹玉龙所在三连被迫转入坑道进行防御。
14昼夜防御中突围
尹玉龙回忆:“我们三连和几个兄弟连队进入坑道的官兵只有80余人,其中53名是伤病员。我们连的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只剩下副连长指挥战斗。在这种情况下,我既要负责坑道里所有伤病员的医疗护理,又要拿起枪杆参加战斗。”
就在尹玉龙和战友们进入坑道的第三天中午,敌人突然将手榴弹扔进坑道,炸伤了坚守坑道口的战友黄保江,尹玉龙立即为伤员黄保江包扎伤口。突然,敌人又扔进一颗手榴弹,刚好落在尹玉龙的脚旁。就在这一霎那,机智勇敢的尹玉龙迅速将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拾起扔出坑道,刚扔出洞口就爆炸了。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尹玉龙毅然向副连长提出:“敌人可能要堵塞坑道,让我冲出去消灭坑道外的敌人。”他摸出身上仅有的30万元(折合新制人民币30元)津贴交给副连长,并说:“如果我牺牲了,这笔钱就作为我交给共青团组织的最后一次团费。”话音未落,尹玉龙手提受伤战友黄保江的冲锋枪一人冲出坑道。在坑道口的6个美国兵正在点燃炸药包。他们被突然冲出来的志愿军战士吓呆了,尹玉龙趁机用冲锋枪一阵扫射,将敌人全部击毙。而这时敌人的一个炸药包正冒着青烟,尹玉龙冲上去飞起一脚,把炸药包踢下山坡,“轰”的一声,炸药包在几米远的山坡上爆炸,尹玉龙被震得昏了过去。随后,战友们将他救回坑道。之后,尹玉龙和战友们多次利用夜间摸出去,几次将敌人筑在坑道外面的碉堡炸掉。
尹玉龙和战友们在坑道里坚守了14个昼夜。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尹玉龙把战友们的小便接下来,加入药品“十滴水”,搅拌成坑道“救命液”,拿给战友们喝。就这样,尹玉龙和战友们在坑道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严重困难,采取分头出击、昼伏夜出的灵活战术,袭击敌人。
火线入党的荣光
总反攻开始后,尹玉龙率先冲出坑道,杀开一条血路,冲上4号阵地,在敌人的指挥所里缴获了机密文件和军用地图。在后来的激烈冲杀中,尹玉龙用3枚手榴弹炸死炸伤20多名美军士兵,尹玉龙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腿部,他包扎好伤口又坚持战斗。这次战斗结束后,尹玉龙光荣地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甘岭战役中,尹玉龙所在三连仅幸存7人,尹玉龙多处受伤。1952年12月,尹玉龙重返上甘岭。在抗美援朝三年的战斗生涯中,尹玉龙共参加大小战斗40多次,先后抢救伤员82人,击毙击伤美军士兵38人,缴获各种枪支23支。尹玉龙先后荣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奖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